雨林灵修 路得记1:1-2,15-19

 雨林灵修 路得记11-215-19

经文: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

拿俄米说,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去,就不再劝她了。于是二人同行,来到伯利恒。她们到了伯利恒,合城的人就都惊讶。妇女们说,这是拿俄米吗?


以前我把路得记当做单纯的爱情故事来看,它的剧情有一点像韩剧,结局有点像灰姑娘,女主角路得最后嫁了一个有钱人,从此脱离贫困无依的生活。刚刚读好前面一卷的士师记,里面尽是混乱丑陋的内容,有惨绝人寰的轮奸案、有碎尸案、有内战、有屠城、还有抢夺女孩子强迫婚姻,这些神的选民里面实在太多狗血的事件,令人难以接受。突然读到路得记,简直就是浑浊当中的一股清流。在充满战争、偶像、淫乱、饥荒的士师时代,各人都任意而行,神的律法不再被人重视,神的诫命也没有人遵守,然而神却让我们看到,有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正在神的保守底下过着合神心意的生活,神要使用这些在人眼中微不足道、但是对神有敬畏之心的人来达成祂的永恒计划。

其实路得记远不止是一个穷苦女孩改变命运的记载,它更是一个预表着救赎的真实故事。路得是个摩押女子,摩押是一个特别受上帝咒诅的民族,因为在以色列人离开埃及走旷野路的时候,摩押人拒绝帮助他们,摩押王巴勒还特地顾一个职业先知巴兰去咒诅以色列,因此上帝点名摩押人不得进入耶和华的会,甚至子孙十代以后都不可以。加上路得是个寡妇,连她的婆婆也是个寡妇。两个无儿无女、无依无靠的寡妇,在当时这样的情况几乎就是绝望的,这就是为什么婆婆拿俄米劝路得回去她在摩押的娘家,因为回到娘家她还可以再嫁人,她可以开始新的生活,总好过跟着她回去以色列,作为摩押女子又是一个没有儿女的寡妇,她在以色列是完全看不到出路和指望的。

没有想到路得竟然说出了一番荡气回肠的话:“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哪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哪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哪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 路得在自己的家乡摩押和拿俄米的以色列之间决绝地选择了后者,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以色列的上帝,她回到摩押的话就必须要拜那里的偶像,但是她却宁愿敬拜拿俄米的那位独一真神。即使那意味着要远离家乡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他乡,她也义无反顾地愿意前往。她真正投靠的不是拿俄米,而是耶和华。

这让我想起耶利哥城的妓女喇合,在关键时刻她选择站在耶和华上帝这一边,为此她毅然抛弃了自己的民族,转而投靠上帝。喇合是个耶利哥妓女,路德是个摩押来的寡妇,这两位身份低贱的女子都能够超越短暂今生的利害得失,看到那真正重要的、关乎永恒的真信仰。

拿俄米这个名字的意思是快乐,结果拿俄米自己成为了寡妇,还带着一个守寡的摩押媳妇回来,这真的是满满的去、空空的回来,她如今非常的落魄,所以她说不要再叫我拿俄米了,要叫我玛拉,就是苦的意思。她的人生真是从甜变成苦,她还非常苦涩地说:耶和华降祸于我,是全能者使我受苦。但是为什么全能者使她受苦难呢?可能因为她的丈夫选择远离神,带着她背井离乡,还让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结果他们的生活变得一无所有,拿俄米的生命也由甜变苦。但拿俄米自己应该是敬畏上帝的,所以她的信心才能影响到路得,使路得做出正确的决定,二人一起回到以色列,也回到了上帝的应许当中。因为路得去到以色列生活,才会有后来的爱情故事的发生。最后两个无依无靠的寡妇得到了依靠,甚至有了后代,拿俄米的人生终于又由苦变回了甜,这都是因为她始终没有放弃对耶和华的敬畏和信靠。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以巴问题之一:美国和以色列为何2017年退出联合国教科文(UNESCO) 组织?(张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