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列王记下7:3-16

雨林灵修 列王记下73-16

 经文:在城门那里有四个长大麻疯的人,他们彼此说,我们为何坐在这里等死呢?我们若说,进城去吧。城里有饥荒,必死在那里。若在这里坐着不动,也必是死。来吧,我们去投降亚兰人的军队,他们若留我们的活命,就活着。若杀我们,就死了吧。黄昏的时候,他们起来往亚兰人的营盘去。到了营边,不见一人在那里。因为主使亚兰人的军队听见车马的声音,是大军的声音。他们就彼此说,这必是以色列王贿买赫人的诸王和埃及人的诸王来攻击我们。所以,在黄昏的时候他们起来逃跑,撇下帐棚,马,驴,营盘照旧,只顾逃命。那些长大麻疯的到了营边,进了帐棚,吃了喝了,且从其中拿出金银和衣服来,去收藏了。回来又进了一座帐棚,从其中拿出财物来去收藏了。那时,他们彼此说,我们所作的不好。今日是有好信息的日子,我们竟不作声。若等到天亮,罪必临到我们。来吧,我们与王家报信去。他们就去叫守城门的,告诉他们说,我们到了亚兰人的营,不见一人在那里,也无人声,只有拴着的马和驴,帐棚都照旧。守城门的叫了众守门的人来,他们就进去与王家报信。王夜间起来,对臣仆说,我告诉你们亚兰人向我们如何行。他们知道我们饥饿,所以离营,埋伏在田野,说,以色列人出城的时候,我们就活捉他们,得以进城。有一个臣仆对王说,我们不如用城里剩下之马中的五匹马(马和城里剩下的以色列人都是一样,快要灭绝),打发人去窥探。于是取了两辆车和马,王差人去追寻亚兰军,说,你们去窥探窥探。他们就追寻到约旦河,看见满道上都是亚兰人急跑时丢弃的衣服器具,使者就回来报告王。众人就出去,掳掠亚兰人的营盘。于是一细亚细面卖银一舍客勒,二细亚大麦也卖银一舍客勒,正如耶和华所说的。

撒玛利亚城中人民易子而食

亚兰王便哈达聚集他的全军上来围困撒玛利亚,就是北国以色列,被围困住的以色列王不敢打出去,时间久了城里食物断绝了,人民饿到了易子而食的地步,情况非常的惨。以色列王承受不了这样的惨状,跑去找先知以利沙,其实他早就该去找以利沙的,以利沙已经多少次证明他有神的智慧与能力,能够为国家和个人祈求神的帮助和祝福,为什么王要等到国中人吃人了才去找他呢?

更让人不解的是他见了以利沙一开口竟然说要砍掉他的头,他振振有词地说:“这灾祸是从耶和华那里来的,我何必再仰望耶和华呢?” 他既没勇气对抗敌人,又不肯谦卑寻求神,到了情况实在太糟糕时突然责怪起神来了,还要砍掉神仆人的头来泄愤,这种巨婴态度跟他的前辈亚哈有得一比。

王在这个时候去找先知其实是已到绝境、一筹莫展了,但是人要在神面前谦卑下来竟有那么难。现实生活中我见过很多走投无路的人,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到上帝面前去谦卑认罪悔改,祈求祂的怜悯恩慈,恳求祂再给自己一条出路,可是这些人往往对上帝都是满肚子怨恨,他们认为上帝亏欠自己太多,一切的人生不幸都是上帝造成的,自己只是一个善良无辜的受害者。

 

麻风病人意想不到的幸福

以利沙没有惧怕,也没有生气,而是冷静地向王转达了上帝的预言:明天这个时候城外就会有食物卖,虽然价钱会很贵,但是有食物就意味着围城停止了,饥荒也没有了。这怎么可能呢?王身旁的军长说这绝对不可能,于是以利沙又向军长说了一个预言:明天你会亲眼看见这件事情发生,可是你却不能吃!

撒玛利亚城里有四个大麻疯病人,他们也被饿得受不了,心想我们在这里等死也是死,还不如去找亚兰军队投降,可能有机会活命,即使被他们杀了,反正也是死罢了。这四个麻风病人比王和整个撒玛利亚城里的人还要聪明勇敢,他们的想法符合基本常识,也是求生的唯一方法,而王却已经被自己的怯弱和傲慢蒙蔽了心眼,全城人民也都麻木窝囊,宁愿吃掉自己的孩子都不敢出去跟敌人争战。有时候人陷于困境当中感觉毫无出路,他们宁愿放弃努力,任由人生沉沦到底,也不愿尝试面对挑战,这种人都是毁于自己的懦弱、懒惰、麻木、无知,而不是毁于外在的打击。

上帝早就为撒玛利亚城的人预备了神迹和恩典,只要有人愿意出城来探一探究竟,他们就能得救了。城中明明有军队有马匹,结果却是四个长大麻疯的病人冒险出了城,他们去到亚兰营发现那里根本空无一人,哪来的围城大军呢?原来神施行了一个神迹,让亚兰军队突然听到有大军来攻打他们,吓得他们撇下所有东西急忙逃命,所以当这四个大麻疯去到亚兰军营的时候只看到满地被遗落的金银宝藏,还有很多食物,让他们可以随意吃饱喝足,简直是太意想不到的幸福!

 

每个白白得救的人都欠了债

这四个麻风病人平时肯定没有少受撒玛利亚城里的人的白眼和欺负,因为麻风病人被视为不洁,按照律法的要求必须要与亲人隔离生活,口中还要高喊“不洁净、不洁净”,让别人对自己保持距离。但是现在当他们自己吃饱喝足以后,突然想到城里面的人还在挨饿,如果他们不回去通告大家,任由城里的人饿死,他们的罪会很大。所以他们决定回去报信,但这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万一王不信他们,把他们当作是敌人的奸细,他们会性命不保。但他们还是要这样做,并且最后挽救了全城的人,为什么呢?不是说他们有多么高尚的道德情操,而是他们看见自己不可推却的责任。他们四人突然白白得到那么多的宝藏和食物,此时如果对其他正在饥饿与死亡边缘挣扎的人保持沉默的话,罪会临到他们。他们看见自己此刻身负的重任,如果逃避这个责任是有罪的,所以他们不敢不回去通报。

这就像保罗说的:“我传福音原没有可夸的。因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传福音,我便有祸了。” 每个基督徒本来都是绝望的麻风病人,突然白白地得到了一份无价的礼物,里面有无尽的宝藏,可以享用基督里丰盛的恩典,我们白白享用这份恩典以后唯一的责任就是要把这个好消息传给别人,这不是什么可夸口的高尚情操,而是不可逃避的责任。尽管我们去传福音会遇到很多拦阻,那些坐在死荫黑暗中的人说什么也不肯相信有那么好的恩典,很多传福音的传教士甚至被人逼迫和杀害,但是福音的责任还是落到每个蒙恩得救的基督徒身上。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