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历代志下5:1,7-14

雨林灵修 历代志下517-14

经文:所罗门作完了耶和华殿的一切工,就把他父大卫分别为圣的金银和器皿都带来,放在神殿的府库里。

祭司将耶和华的约柜抬进内殿,就是至圣所,放在两个基路伯的翅膀底下。基路伯张着翅膀在约柜之上,遮掩约柜和抬柜的杠。这杠甚长,杠头在内殿前可以看见,在殿外却不能看见,直到如今还在那里。约柜里惟有两块石版,就是以色列人出埃及后,耶和华与他们立约的时候,摩西在何烈山所放的。除此以外,并无别物。当时,在那里所有的祭司都已自洁,并不分班供职。他们出圣所的时候,歌唱的利未人亚萨,希幔,耶杜顿,和他们的众子众弟兄都穿细麻布衣服,站在坛的东边,敲钹,鼓瑟,弹琴,同着他们有一百二十个祭司吹号。吹号的,歌唱的都一齐发声,声合为一,赞美感谢耶和华。吹号,敲钹,用各种乐器,扬声赞美耶和华说,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那时,耶和华的殿有云充满,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神的殿。

从天降临到人间的真信仰

无论是新约还是旧约,我们的信仰是一个启示的信仰,是从天上降到人间的一个宗教信仰。它是从日光之上而来的一个启示,不是日光之下的人自己想象出来的。以色列人在旷野以会幕来献祭敬拜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圣殿时代要开始了,圣殿的建造又岂可比会幕放松呢?整个圣殿从外到内、从建筑到摆设都按照上帝的吩咐来建造,没有掺杂人的设计,更加不容许当地的文化融合进来,来自天上的神本信仰不跟地上的人本文化融合,人间的文化应该受到神启的影响,而不是天上的启示受到人间文化的影响。

我们的信仰既是从天而来,却又是真真实实接地气的,无论是会幕还是圣殿,还是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以及我们的身体成为圣灵的殿,都是日光之上的永恒恩典,进入了日光之下的世界,进入了我们的生活,真实地展现在人间。我们的信仰不是虚无缥缈、不可触摸的,上帝的启示不是神神秘秘像佛教偈语那样让人摸不着头脑,上帝的吩咐都是可以落实执行的。上帝吩咐人怎么样造会幕,会幕就精确地被造出来了;上帝吩咐人如何建造圣殿,圣殿就被建造出来了,所以上帝现在吩咐我们如何活出基督的样式,那也是可以具体做得到的。上帝把天上的亮光照耀到人间,是要我们借着具体的生活言行,将这光反射在人间,使那坐在黑暗里的百姓,得以看见那大光。

 

 

 

信仰与现实生活不分割

有人说信仰是信仰,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两者应该分割开来,因为信仰是超越现实经验的,是精神上的、神秘的、主观的,确实有基督徒认为信耶稣是一回事,他的现实生活是另外一回事,彼此互不相干,甚至有人认为越脱离现实的信仰越虔诚,免得丑陋的现实玷污了纯净的信仰。其实这些都是不愿意在生活中遵行上帝话语的借口,信仰如果不能影响生活,这个信仰就是虚假空泛的一堆偈语,根本改变不了人的生命,也影响不了这个世界。而现实生活如果不受信仰影响,这个人的生活必然是浅薄乏味,缺乏崇高目标的。真正来自天上的信仰不但应该与地上的生活融合起来,更应该从上到下地带领人往更高的人生目标奔跑,这样的生命才会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

所罗门的圣殿已经建成了,祭司将约柜抬进至圣所安放稳妥,一切准备就绪,供职的祭司站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们穿着细麻布衣服,唱歌、击鼓、弹琴,以庄重和谐的歌声赞美上帝:“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 那是地上多么接近天堂的一刻,这场景很像先知以赛亚和以西结看到的天庭的异象,天上的天使都在不断的赞美宝座上的上帝,没有任何罪的拦阻、没有世俗的束缚,只把最高的荣耀归给祂,人间最接近天堂的时刻就是如此赞美敬拜上帝的时刻。

 

他们都见过神的荣光

当人们献上赞美后圣经如此描述:“那时,耶和华的殿有云充满,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神的殿。” 那是以马内利的时刻,因为神的荣光显明神的同在,在出埃及记中也有很相近的描述,会幕造好以后上帝的荣光也充满着帐幕,上帝的云彩也包围着会幕,以至以色列人都不敢接近,神的荣耀实在令人心生畏惧。神的同在是那么的真实具体,真实得让人站都站不稳。我们对这一位神的信心绝对不是唯心论,不是像很多人说的“你相信有他就有,你不相信他就没有”,不是的,上帝是真实存在、以马内利的,不管你相信不相信祂,祂依然是真真实实的。

祂真实到一个地步甚至道成肉身来到人间,旧约时候祂的荣光的充满就是预表着耶稣基督降临到世上,祂被称为以马内利,祂以圣灵充满我们,使我们这些污秽的罪人被祂的荣光更新成为新造的人。约翰福音114节说:“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的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 以色列人知道,他们的祖先曾经见过神的荣光,就是在圣殿和会幕里面,而到了现在,父独生子更是亲自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将恩典与真理带给我们,耶稣基督复活升天以后圣灵降临,神的荣光从此要透过我们基督徒来彰显。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