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历代志下8:1,11-16

雨林灵修 历代志下8111-16

经文:所罗门建造耶和华殿和王宫,二十年才完毕了。

所罗门将法老的女儿带出大卫城,上到为她建造的宫里。因所罗门说,耶和华约柜所到之处都为圣地,所以我的妻不可住在以色列王大卫的宫里。所罗门在耶和华的坛上,就是在廊子前他所筑的坛上,与耶和华献燔祭。又遵着摩西的吩咐在安息日,月朔,并一年三节,就是除酵节,七七节,住棚节,献每日所当献的祭。所罗门照着他父大卫所定的例,派定祭司的班次,使他们各供己事,又使利未人各尽其职,赞美耶和华,在祭司面前作每日所当作的。又派守门的按着班次看守各门,因为神人大卫是这样吩咐的。王所吩咐众祭司和利未人的,无论是管府库或办别的事,他们都不违背。所罗门建造耶和华的殿,从立根基直到成功的日子,工料俱备。这样,耶和华的殿全然完毕。

所罗门更加体贴自己的享受

所罗门总共花了二十年时间来建造圣殿和王宫,七年用于建造圣殿,十三年用于建造自己的王宫。很明显他把更多的时间和心血花在建造自己的王宫上,为什么会这样?我觉得这可能有设计上的理由,因为圣殿的建筑和摆设全部都有上帝直接的吩咐,人只需要按照上帝所启示的蓝图来执行,建好了就建好了,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你想多花时间也不行。但是建造自己的王宫就不同了,那是自由发挥,创意无限,我爱怎么建就怎么建,我想要怎么让我舒适和享受,我就怎么来,反正上帝只管我该如何造圣殿,祂又没有管我该如何建造王宫,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

作为大卫的儿子,所罗门遗传到一个特点,就是太喜欢女人,一开始他可能为了政治联姻而迎娶了埃及法老的女儿,然后他又陆陆续续地娶了很多外邦的公主回来当妃嫔,这些妃嫔的数目是如此之多,以致他需要建造许多豪华的行宫安置她们。她们都是异教的女子,嫁来以色列以后所罗门不但不要求她们改信真神耶和华,反而任由她们去拜各自的偶像,甚至为她们的偶像建造丘坛,越来越往离弃神的方向而行。

因此他花十三年的时间为自己建造王宫本来不是大问题,问题在于他的内心越来越体贴自己的欲望,从大肆建造豪华宫殿到迎娶那么多的异教女子,这些外在的行为显示他的内心已经从专心爱神转移到更爱自己。

 

“两全其美”的生活作风

其实所罗门心里也知道他娶外邦女子不合神心意,他说耶和华约柜所到之处都是圣地,我的妻子不可住在以色列王大卫的宫里。这话说得多好听,一副敬虔谦卑的样子,但夫妻二人合为一体,以色列王的妻子当然可以住在大卫的王宫里,为什么你的妻子没有资格住在这个有约柜的地方呢?原因就是她们是异教女子,既然如此你又为什么要把她们娶进来呢?他把自己放在一个逻辑悖论里面,还想以好听的话来掩饰自己的矛盾行为。

从职能上来说他依然是一个尽职的君王,圣殿内所有的规矩他都认真遵守,凡是上帝吩咐他父亲大卫的律例他都忠实执行,完全没有懈怠,不管是作为儿子还是作为上帝的仆人,他都达到了最高的外在指标,看起来无可指摘。

一个人要维持表面的敬虔是很容易的,最难的是要克服内心那不为人知的私欲。有很多基督徒和教会领袖都过着很体面的宗教信仰生活,每个星期去教会,在教会带领查经和敬拜,每天读经祷告,该做的事情全部都做,但是他们对个人私欲没有节制,任由私欲在内心滋长,也在行为上越来越配合自己的私欲。当这些私欲与神的圣洁相抵触时怎么办?就想一些“两全其美”的方法,又能在上帝面前表现得敬虔圣洁,又可以让自己继续体贴私欲。就像所罗门那样,外邦公主娶了一个又一个,我只要不让她们住在耶路撒冷靠近圣殿的地方,那就不会得罪上帝啦!当我在圣殿敬拜的时候我依然是上帝忠心的仆人,当我离开圣殿一头钻进我自己的宫殿的时候,我就可以自己做主、享受生活啦!

 

缺乏节制的严重后果

基督徒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品格是节制,彼得后书16节说:“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 所罗门有知识但是缺乏节制,他可能认为自己的私生活对国家影响不大,我把国家治理得那么好,把圣殿管理得那么完善,国中没有战争、饥荒、蝗虫和瘟疫,一切都那么顺利有序,我娶一些外邦女子回来有什么关系呢?她们要拜她们的偶像,这并不影响我们在圣殿的敬拜;我为她们造几处丘坛方便她们拜祭,这也没什么大碍;最后我应酬她们一下,也去拜一下她们的偶像,这也不影响我们国家的国运,何必那么认真?

我以前读旧约圣经的时候会很诧异,所罗门这样一个蒙神重用的君王,怎么会犯下拜偶像的大罪呢?他就是从放纵自己的私欲开始一步一步走上悖逆道路的。一个人不管有多高的地位、多大的智慧,他还是会做出最愚蠢的事情,搞砸最好的东西。

所罗门到了晚年应该有悔改归向神,因为他写了传道书,1213节说:“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 他最终的悔改显示上帝因为大卫的缘故对他施予怜悯恩典,若是离了上帝的恩典,以他个人的聪明才智、他的努力和成就,根本胜不过他内心那隐藏的私欲。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