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以斯拉记5:6-17

雨林灵修 以斯拉记56-17

经文:河西的总督达乃和示他波斯乃,并他们的同党,就是住河西的亚法萨迦人,上本奏告大利乌王。本上写着说,愿大利乌王诸事平安。王该知道,我们往犹大省去,到了至大神的殿,这殿是用大石建造的。梁木插入墙内,工作甚速,他们手下亨通。我们就问那些长老说,谁降旨让你们建造这殿,修成这墙呢?又问他们的名字,要记录他们首领的名字,奏告于王。他们回答说,我们是天地之神的仆人,重建前多年所建造的殿,就是以色列的一位大君王建造修成的。只因我们列祖惹天上的神发怒,神把他们交在迦勒底人,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的手中,他就拆毁这殿,又将百姓掳到巴比伦。然而巴比伦王古列元年,他降旨允准建造神的这殿。神殿中的金,银器皿,就是尼布甲尼撒从耶路撒冷的殿中掠去,带到巴比伦庙里的,古列王从巴比伦庙里取出来,交给派为省长的,名叫设巴萨,对他说可以将这些器皿带去,放在耶路撒冷的殿中,在原处建造神的殿。于是这设巴萨来建立耶路撒冷神殿的根基。这殿从那时直到如今尚未造成。现在王若以为美,请察巴比伦王的府库,看古列王降旨允准在耶路撒冷建造神的殿没有,王的心意如何。请降旨晓谕我们。

不同的王有不同的政策

从波斯回到以色列的人在重建圣殿时遇到重重拦阻,最大的拦阻来自宗主国波斯帝国。一开始在波斯帝国第一位君王古列王的支持下,他们进展得很顺利,但在古列王去世以后,他们失去了政治上的庇护,重建圣殿的工程变得困难重重。接任古列做王的是冈比西斯二世(亚达薛西),作为波斯国的王,他当然不愿意对这些不安于本分的臣民过于放纵,他对于远在耶路撒冷的圣殿更加不感兴趣,加上有人不断写状子以谗言挑拨离间,王就下令禁止他们建殿。以色列人如果完全依靠人间君王的力量来重建神的殿,那是很不保险的,他们真正应该依靠的是上帝。君王是神手中的工具,有些是用来为神的子民提供保护,像古列王;有些是用来磨炼和考验他们的,就像亚达薛西王。不同的掌权者会有不同的决策,最终都为了使神的心意达成。

第五章来到大利乌做王的时候,波斯帝国共有三位大利乌王(又称大流士),这里说的应该是大利乌一世,他接任冈比西斯二世做王。那时候圣殿根基已经建好,但是由于敌人的陷害,工程被冈比西斯二世叫停。就在以色列人感到无比沮丧的时候,有先知来鼓励他们继续建造,这个时候建殿的禁令还没有解除,但他们已经得到上帝的批准,所以他们就动工了。然而他们的敌人一刻也没放松,马上又要去阻止他们,神的仇敌实在不想看到神的殿在耶路撒冷矗立,魔鬼巴不得全世界都拜偶像,尤其想看到神的选民也跟着世人拜偶像,不要到殿里去敬拜真神。

 

敌人的告状信内醋意满满

于是当地总督达乃连同他们的同党向大利乌王上书奏告。他们奏子的内容充满对以色列人的妒忌,大致上的意思就是说:王啊,这些以色列人造的圣殿可厉害了!工程又浩大又讲究,他们效率奇高,做事情又亨通又顺利, 我们实在看不过眼,就去质问他们,结果他们一开口就说自己是天地之神的仆人,口气好大,还夸口说他们的工程是得到古列王的批准。我们请求王去调查他们说的话是否属实,只要王的命令下来我们马上去阻止他们!从这份醋意满满的告状信中就能看见以色列人的工程得到上帝很大的眷顾,连恨他们的敌人都不得不承认他们:“工作甚速,手下亨通”,因此也特别容易招人恨。

这些以色列人回答当地总督的质问时态度非常诚恳,他们没有任何隐瞒或抱怨,将圣殿被毁的那一段惨痛历史老老实实说了出来。他们说是我们的祖先犯罪惹上帝发怒,导致我们被交在尼布甲尼撒王手中,最后圣殿被毁,百姓被掳巴比伦。我知道有很多中国人谈起历史中我国被他国入侵时都是咬牙切齿、一腔愤恨,总觉得其它国家亏欠自己,常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受害者心态和仇恨情绪所充满,其实这些都是撒旦挑拨离间和吞吃灵魂的手法,对任何人的品格、性情都毫无造就性,让人与人、国与国之间永远无法达到和解与和平。

 

重建圣殿的合法性在哪里?

当时的以色列人心中没有家仇国恨,他们并不仇恨尼布甲尼撒王或巴比伦,他们知道这都是出于自己祖先所犯的罪,历史所彰显的是神的公义忿怒而不是自己的委屈心酸,他们更看重的是现在的重建而不是过去的苦难,这样的心态是谦卑、诚实、积极、现实的,也是蒙神喜悦的。以色列人还告诉总督达乃一个更重要的信息:他们当年是得到波斯王古列的批准才回来重建圣殿的,古列王还把尼布甲尼撒王从圣殿抢走的财物都拿出来还给他们,大力支持他们回去,因此他们在耶路撒冷建殿的行为完全是合法合理的。

这才有了总督达乃呈给大利乌王的那封告状信,他们多希望以色列人说的都是假的,或者巴不得大利乌王找不到任何证据,那他们就可以名正言顺地阻止他们建圣殿了。大利乌做王的时候离古列元年已经快四十年了,这么重要的文件,会在被搁置四十年以后重见天日吗?第六章会有记载。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