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二月, 2025的博文

雨林灵修 以赛亚书 1:11-20

图片
雨林灵修 以赛亚书 1 : 11-20 经文:耶和华说,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悦。你们来朝见我,谁向你们讨这些,使你们践踏我的院宇呢?你们不要再献虚浮的供物。香品是我所憎恶的。月朔,和安息日,并宣召的大会,也是我所憎恶的。作罪孽,又守严肃会,我也不能容忍。你们的月朔,和节期,我心里恨恶,我都以为麻烦。我担当,便不耐烦。你们举手祷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们多多地祈祷,我也不听。你们的手都满了杀人的血。你们要洗濯,自洁。从我眼前除掉你们的恶行。要止住作恶,学习行善。寻求公平,解救受欺压的,给孤儿伸冤,为寡妇辨屈。耶和华说,你们来,我们彼此辩论。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你们若甘心听从,必吃地上的美物。若不听从,反倒悖逆,必被刀剑吞灭。这是耶和华亲口说的。 神重用的大先知登场 以赛亚是一位被神重用的大先知,他经历过四到五位的南国君王,多数都是愿意遵行神心意的好王。不过从他的信息来看,上帝已经对犹大人非常不悦了,他说出许多斥责、警告与审判的话,警告当时的犹大人不要虚假傲慢,也提醒君王和宗教领袖要忠心为神做工,不然的话后果将非常严重,当然,就像所有先知那样,他最后也带出神的饶恕与恩典,预告上帝完全的救赎。 一个国家的作恶、衰败以致灭亡,都不是在短时间里面发生的,中间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上帝会赐下很多提醒、规劝和警告,然后后果才渐渐浮现,不过还有很多挽回的机会,直到所犯的罪已经积聚到上帝不能再忍受的程度,上帝的愤怒审判顷刻临到,这可能已经是很多代人以后的事情了。 希西家王执政的时代犹大国非常强盛,他晚年的时候把巴比伦使者带进国家府库里面炫耀他的财富和宝藏,当时以赛亚就严厉警告希西家,你这样炫富会给国家和你的后代带来祸患的,但希西家说这跟我没有关系,反正我看不到祸害的发生。以赛亚就是处于这样的时期,国中从上到下都生活在富足安逸当中,满足于现状,毫无危机感,即使面对神仆人的警告,他们都显得麻木冷淡,对神的公义和愤怒完全无感。以赛亚在这样的时代当先知一点也不比战乱时代的耶利米容易,他孤单又焦急地大声疾呼:“天哪,要听,地阿,侧耳而听。因为耶和华说,我养育儿女,将他们养大,他们竟悖逆我。”   什么是先知性恩赐? 有些基督...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9:1-4,13-19

图片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9 : 1-4 , 13-19 经文:十二月,乃 亚达月十三日 ,王的谕旨将要举行,就是犹大人的仇敌盼望辖制他们的日子,犹大人反倒辖制恨他们的人。犹大人在亚哈随鲁王各省的城里聚集,下手击杀那要害他们的人。无人能敌挡他们,因为各族都惧怕他们。各省的首领,总督,省长,和办理王事的人,因惧怕末底改,就都帮助犹大人。末底改在朝中为大,名声传遍各省,日渐昌盛。 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求你准书珊的犹大人,明日也照今日的旨意行, 并将哈曼十个儿子的尸首挂在木架上。 王便允准如此行。旨意传在书珊,人就把哈曼十个儿子的尸首挂起来了。亚达月十四日书珊的犹大人又聚集在书珊,杀了三百人,却没有下手夺取财物。在王各省其余的犹大人,也都聚集保护性命,杀了恨他们的人七万五千,却没有下手夺取财物。这样,就脱离仇敌,得享平安。亚达月十三日,行了这事。十四日安息,以这日为设筵欢乐的日子。但书珊的犹大人,这十三日,十四日聚集杀戮仇敌。十五日安息,以这日为设筵欢乐的日子。所以住无城墙乡村的犹大人,如今都以亚达月十四日为设筵欢乐的吉日, 彼此馈送礼物 。   对敌人穷追猛打、不依不饶 在波斯帝国的犹大人从被追杀的猎物,突然翻身成为捕杀敌人的复仇者。波斯国内注定要有一场血腥屠杀,只是杀人者与被杀的人身份对调了。很多人以为圣经是一本单纯宣扬爱与和平的书,所谓冤冤相报何时了,既然坏人哈曼已死,犹大人得到平反和安全,以斯帖一定会饶恕所有敌人,甚至善待哈曼家的遗孀,消除仇恨,从此犹大人与波斯人和平友好地生活在一起——但是圣经完全不是如此记载,温柔善良的以斯帖对敌人不依不饶,穷追猛打,要将所有犹大人的敌人一网打尽,毫不手软! 圣经真的是一本宣扬爱与和平的鸡汤著作吗?耶稣说:“你们不要想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马太福音 10 : 34 )耶稣不是和平之君吗?是的,不过祂带来的和平首先是神与人之间的和平,因为耶稣亲自在十字架上为罪人承担了神的愤怒与咒诅,满足了神公义的要求,以带来神与人的和好,因此这份宝贵的和平首先需要的就是流血与舍命,流谁的血舍谁的命?应该是神仇敌的血与神仇敌的命,神的圣洁公义使祂完全不能容下祂的仇敌,必须将他们一网打尽,毫不手软!   人与人之间要的是利益而不是和平 那人与人之间有没有可能达到和平呢?...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8:1-8,15-17

图片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8 : 1-8 , 15-17 经文:当日,亚哈随鲁王把犹大人仇敌哈曼的家产,赐给王后以斯帖。末底改也来到王面前,因为以斯帖已经告诉王,末底改是她的亲属。王摘下自己的戒指,就是从哈曼追回的,给了末底改。以斯帖派末底改管理哈曼的家产。以斯帖又俯伏在王脚前,流泪哀告,求他除掉亚甲族哈曼害犹大人的恶谋。王向以斯帖伸出金杖,以斯帖就起来,站在王前。说,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设谋传旨,要杀灭在王各省的犹大人。现今王若愿意,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若喜悦我,请王另下旨意,废除哈曼所传的那旨意。我何忍见我本族的人受害?何忍见我同宗的人被灭呢?亚哈随鲁王对王后以斯帖,和犹大人末底改说,因哈曼要下手害犹大人,我已将他的家产赐给以斯帖,人也将哈曼挂在木架上。现在你们可以随意,奉王的名写谕旨给犹大人,用王的戒指盖印。因为奉王名所写,用王戒指盖印的谕旨,人都不能废除。 末底改穿着蓝色白色的朝服,头戴大金冠冕,又穿紫色细麻布的外袍,从王面前出来。书珊城的人民都欢呼快乐。犹大人有光荣,欢喜快乐而得尊贵。王的谕旨所到的各省各城,犹大人都欢喜快乐,设摆筵宴,以那日为吉日。那国的人民,有许多因惧怕犹大人,就入了犹大籍。   以斯帖是说话艺术冠军 刚刚还在人生最辉煌时刻的哈曼,竟然瞬间成为死刑犯,被高高地挂在木架子上。之前被王忽视的末底改被以斯帖带到王的面前,王这才知道自己的救命恩人就是王后的养父,他下令将哈曼所有的家产赐给以斯帖,本来给了哈曼的戒指给了末底改。这应该是大团圆结局了,但是以斯帖绝对没有放松戒备,她知道灭杀犹大人的王命已经下达下去,犹大人民的死亡威胁还没有结束。 以斯帖流着眼泪俯伏在王的脚前,向他哀告着求他解除哈曼要除灭犹大人的恶谋。她把话说得特别小心翼翼,因为哈曼下的命令其实是王的授意,她必须要拿捏好语气和用词,不能触动到王的痛点。她带着女性特有的温柔、娇怯的语气,层层推进她的心思:“王若愿意的话、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的话、王若觉得是美的话、你若是真的喜悦我的话,那就请王另下旨意,废除哈曼所传的那旨意。我怎能忍心见我本族的人受害?怎能忍心见我同宗的人被灭呢?” 哪个男人能够拒绝自己心爱的女人如此的哀求?以斯帖简直是说话艺术的冠军!   男人需要当女人的超级英雄 上帝赋予男女二性非常不同的特质,女性温柔细腻、委婉娇怯...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7:1-10

图片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7 : 1-10 经文:王带着哈曼来赴王后以斯帖的筵席。这第二次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王后以斯帖阿,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王后以斯帖回答说,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以为美,我所愿的,是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我所求的,是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因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要剪除杀戮灭绝我们。我们若被卖为奴为婢,我也闭口不言。但王的损失,敌人万不能补足。亚哈随鲁王问王后以斯帖说,擅敢起意如此行的是谁。这人在哪里呢?以斯帖说,仇人敌人就是这恶人哈曼。哈曼在王和王后面前就甚惊惶。王便大怒,起来离开酒席往御园去了。哈曼见王定意要加罪与他,就起来,求王后以斯帖救命。王从御园回到酒席之处,见哈曼伏在以斯帖所靠的榻上。王说,他竟敢在宫内,在我面前凌辱王后吗?这话一出王口,人就蒙了哈曼的脸。伺候王的一个太监名叫哈波拿,说,哈曼为那救王有功的末底改做了五丈高的木架,现今立在哈曼家里。王说,把哈曼挂在其上。于是人将哈曼挂在他为末底改所预备的木架上。王的忿怒这才止息。 危机四伏的光荣宴席 王后以斯帖所设的第二场宴席是这个事件的最高潮,过程扣人心弦,结局大快人心,这像是上帝精心编排的一个场景,将上帝对恶人的厌恶淋漓尽致展现出来,恶人虽然暂时得到高升,但是他们终究会尝到自己种下的恶果。 哈曼怀着复杂的心情来赴王后的第二个宴席,他刚刚受王的命令要为自己最讨厌的末底改牵马,从此王最尊荣的人就不再是他,而是犹大人末底改!不过还好末底改也活不久了,很快他和所有犹大民族的人都将被灭绝,更何况王后一再邀请我去她和王的私宴,这样的荣耀你末底改有吗?你这个卑贱的犹大人有机会接近我们波斯国高贵美丽的王后吗?哎,他哪里知道末底改和以斯帖之间的关系呢?这个哈曼还真的挺可怜的,在上帝的布局中他像一只完全看不清方向的苍蝇,很快就要落入捕蝇器中。   王后的仇敌到底是谁? 在宴席上亚哈随鲁王又开口问以斯帖你到底想要什么啊?又再承诺即使是国的一半我都愿意给你。以斯帖不再隐瞒,但她说得非常有技巧,她以一个弱女子的姿态,将王放在一个英雄救美的位置上,楚楚可怜地说:“愿王将我的性命赐给我,求王将我的本族赐给我,因我和我的本族被卖了,要剪除杀戮灭绝我们!” 王听了更加摸不着头脑了,在这个国家里谁能出卖和杀害我的王后和她的家族呢?这个人是谁?他在哪...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6:1-14

图片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6 : 1-14 经文:那夜王睡不着觉,就吩咐人取历史来,念给他听。正遇见书上写着说,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想要下手害亚哈随鲁王,末底改将这事告诉王后。王说,末底改行了这事,赐他什么尊荣爵位没有。伺候王的臣仆回答说,没有赐他什么。王说,谁在院子里。(那时哈曼正进王宫的外院,要求王将末底改挂在他所预备的木架上)臣仆说,哈曼站在院内。王说,叫他进来。哈曼就进去。王问他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如何待他呢?哈曼心里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不是我是谁呢?哈曼就回答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当将王常穿的朝服和戴冠的御马,都交给王极尊贵的一个大臣,命他将衣服给王所喜悦尊荣的人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王对哈曼说,你速速将这衣服和马,照你所说的,向坐在朝门的犹大人末底改去行。凡你所说的,一样不可缺。于是哈曼将朝服给末底改穿上,使他骑上马,走遍城里的街市,在他面前宣告说,王所喜悦尊荣的人,就如此待他。末底改仍回到朝门,哈曼却忧忧闷闷地蒙着头,急忙回家去了。将所遇的一切事,详细说给他的妻细利斯,和他的众朋友听。他的智慧人,和他的妻细利斯对他说,你在末底改面前始而败落,他如果是犹大人,你必不能胜他,终必在他面前败落。他们还与哈曼说话的时候,王的太监来催哈曼,快去赴以斯帖所预备的筵席。   上帝的幽默世人看不懂 第六章所发生的事情真的是急转直下,并且带有极大的喜剧感,是上帝对世上骄傲人的嘲弄,更是对要灭绝祂子民的恶人的羞辱,就像祂对亚伯拉罕说的:“咒诅你的,我必咒诅他”,哈曼的下场不仅可悲可怜,更是可笑可叹,上帝借着哈曼那骄傲狂妄的内心,和他自作聪明的行为,向我们展示祂对以色列人的爱惜,任何人如果想要以自己的聪明计谋来灭绝祂眼中的瞳人,他必定会遭到上帝最无情的嘲弄和惩罚,所有他们想要加添在以色列人身上的苦难,结果都倾倒在他们自己的头上,这就是意图消灭上帝选民的人的下场。 由于犹大人末底改不肯向哈曼跪拜,哈曼就要杀光所有波斯国内的犹大人,但这还不够解气,在他的妻子和朋友们的献计底下,他做了一个高高的木架子,第二天一大早他就去见亚哈随鲁王,请求王将末底改挂在上面,让他死在极刑底下才能解他的一肚子气。王那么信任他,肯定会批准他的做法,但他哪里会想到,昨天晚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将完全扭转他的计谋。 ...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5:1-14

图片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5 : 1-14 经文:第三日,以斯帖穿上朝服,进王宫的内院,对殿站立。王在殿里坐在宝座上,对着殿门。王见王后以斯帖站在院内,就施恩于她,向她伸出手中的金杖,以斯帖便向前摸杖头。王对她说,王后以斯帖阿,你要什么。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赐给你。以斯帖说,王若以为美,就请王带着哈曼,今日赴我所预备的筵席。王说,叫哈曼速速照以斯帖的话去行。于是王带着哈曼赴以斯帖所预备的筵席。在酒席筵前,王又问以斯帖说,你要什么,我必赐给你。你求什么,就是国的一半也必为你成就。以斯帖回答说,我有所要,我有所求。我若在王眼前蒙恩,王若愿意赐我所要的,准我所求的,就请王带着哈曼,再赴我所要预备的筵席。明日我必照王所问的说明。那日哈曼心中快乐,欢欢喜喜地出来。但见末底改在朝门不站起来,连身也不动,就满心恼怒末底改。哈曼暂且忍耐回家,叫人请他朋友和他妻子细利斯来。哈曼将他富厚的荣耀,众多的儿女,和王抬举他使他超乎首领臣仆之上,都述说给他们听。哈曼又说,王后以斯帖预备筵席,除了我之外不许别人随王赴席。明日王后又请我随王赴席。只是我见犹大人末底改坐在朝门,虽有这一切荣耀,也与我无益。他的妻细利斯和他一切的朋友对他说,不如立一个五丈高的木架,明早求王将末底改挂在其上,然后你可以欢欢喜喜地随王赴席。哈曼以这话为美,就叫人做了木架。 王后的宴席隐藏着她的秘密 以斯帖经过三天三夜的禁食祷告以后,精心打扮一番,穿着朝服进到王宫的内院,这可是要冒被处死的危险,但以斯帖背负着拯救无数犹大同胞性命的重任,她必须要将自己的生死至于度外。此时亚哈随鲁王正在殿里坐在宝座上,对着殿门他看见以斯帖站在那里。他没有发怒,而是向她伸出自己手中代表权力的金杖,表示愿意施恩于她。以斯帖上去摸了金杖的头,意思是我有所求,我需要你的恩典。 面对以斯帖这楚楚可怜的举动,王的心更加软下来了:“王后啊,你要什么?不管你想要什么,甚至连国的一半我都愿意给你!” 这是男人在向自己喜欢的女人做出承诺时说的夸张话,他当然不会将国的一半给以斯帖,但这表示了他对她的重视和宠爱。有了这么大的承诺,以斯帖快把自己的要求说出来吧!但以斯帖什么也不透露,她请王带着哈曼来赴她预备的宴席。在宴席上她承认我确实有所求,我求的是什么呢?她又再卖关子,那个要等到明天,明天王再带着哈曼来赴我的宴席,到时我一定全部相告。   ...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4:6-17

图片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4 : 6-17 经文:于是哈他革出到朝门前的宽阔处见末底改。末底改将自己所遇的事,并哈曼为灭绝犹大人,应许捐入王库的银数都告诉了他。又将所抄写传遍书珊城,要灭绝犹大人的旨意交给哈他革,要给以斯帖看,又要给她说明,并嘱咐她进去见王,为本族的人在王面前恳切祈求。哈他革回来,将末底改的话告诉以斯帖。以斯帖就吩咐哈他革去见末底改,说,王的一切臣仆和各省的人民,都知道有一个定例,若不蒙召,擅入内院见王的,无论男女必被治死。除非王向他伸出金杖,不得存活。现在我没有蒙召进去见王已经三十日了。人就把以斯帖这话告诉末底改。末底改托人回覆以斯帖说, 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以斯帖就吩咐人回报末底改说,当去招聚书珊城所有的犹大人,为我禁食三昼三夜,不吃不喝。我和我的宫女也要这样禁食。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于是末底改照以斯帖一切所吩咐的去行。 波斯王后不能承受的重任 在哈曼的教唆下,亚哈随鲁王下达命令,要将生活在波斯全地的犹大人尽数灭绝,犹大人听后无不痛哭哀号,末底改身穿麻衣,头蒙灰尘,走到朝门口要见以斯帖。他叫王后以斯帖去向亚哈随鲁王求情,恳求他不要灭绝犹大人。这让以斯帖感到为难,因为波斯王宫的规矩是任何人如果没有王的传召擅自到内院去见王,就是犯了宫廷中的死罪,连王后也不能免罪。 以斯帖在波斯王宫中享受着尊贵舒适的生活,突然要她冒生命危险去救她往日的同族人民,她感到忧虑和迟疑,这完全是人之常情,但末底改却对以斯帖说了一番掷地有声、触动灵魂的话。这番话翻译成中文后只有短短几十个字,里面完全没有提到上帝,也没有提到信心和勇气,但是这番话说得极有信仰的深度,显示出他对上帝的主权和能力有着极大的信心和把握。当时以斯帖已经贵为王后,但是末底改这番话充满了比人间权力更高的威严和底气,他说:“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此时你若闭口不言,犹大人必从别处得解脱,蒙拯救,你和你父家,必至灭亡。焉知你得了王后的位分,不是为现今的机会吗?”   逐句拆解末底改的话语 我要一句一句地拆解这番话,从中看见末底改的灵命之深、信心之坚定。 “你莫想在王宫里强过一切犹大人,得免这祸” ——不要以为你在王宫里就...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3:1-15

图片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3 : 1-15   经文: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在朝门的臣仆问末底改说,你为何违背王的命令呢?他们天天劝他,他还是不听,他们就告诉哈曼,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因他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犹大人。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他们已将末底改的本族告诉哈曼。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王若以为美,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于是王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王对哈曼说,这银子仍赐给你,这民也交给你,你可以随意待他们。正月十三日,就召了王的书记来,照着哈曼一切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旨意,传与总督和各省的省长,并各族的首领。又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驿卒传到王的各省,吩咐将犹大人,无论老少妇女孩子,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抄录这旨意,颁行各省,宣告各族,使他们预备等候那日。驿卒奉王命急忙起行,旨意也传遍书珊城。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 有功的被遗忘,无功的被高升 上一章里提到末底改立了大功,救了王的性命,但是王却把他忘得一干二净。非常讽刺的是,这一章马上形容另一个人的高升,这个人是亚哈随鲁王身边的官员哈曼。这就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立下大功的末底改无人纪念,没有做过什么的哈曼却被升上高位,风光无限。 这个世界就是那么的不公道,很多做实事的人得不到欣赏,有些人说话浮夸,没有做出什么实质的功劳,但他们却步步高升,享尽荣华。亚哈随鲁王还算是一个开明的好王,但是人都是很有限的,人喜欢听好话,容易被吹嘘拍马的人吸引,即使真正爱才的人也会看走眼,在众多人员当中有真本事真功劳的人才很容易被埋没。 哈曼突然得到提升,爵位比任何其他臣宰都高,王甚至吩咐...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2:1-4,15-2

图片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2 : 1-4 , 15-2 经文: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的忿怒止息,就想念瓦实提和她所行的,并怎样降旨办她。于是王的侍臣对王说,不如为王寻找美貌的处女。王可以派官在国中的各省,招聚美貌的处女到书珊城(或作宫)的女院,交给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给她们当用的香品。王所喜爱的女子可以立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以这事为美,就如此行。 末底改叔叔亚比孩的女儿,就是末底改收为自己女儿的以斯帖,按次序当进去见王的时候,除了掌管女子的太监希该所派定给她的,她别无所求。凡看见以斯帖的都喜悦她。亚哈随鲁王第七年十月,就是提别月,以斯帖被引入宫见王。王爱以斯帖过于爱众女,她在王眼前蒙宠爱比众处女更甚。王就把王后的冠冕戴在她头上,立她为王后,代替瓦实提。王因以斯帖的缘故给众首领和臣仆设摆大筵席,又豁免各省的租税,并照王的厚意大颁赏赐。第二次招聚处女的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以斯帖照着末底改所嘱咐的,还没有将籍贯宗族告诉人。因为以斯帖遵末底改的命,如抚养她的时候一样。当那时候,末底改坐在朝门,王的太监中有两个守门的,辟探和提列,恼恨亚哈随鲁王,想要下手害他。末底改知道了,就告诉王后以斯帖。以斯帖奉末底改的名,报告于王。究察这事,果然是实,就把二人挂在木头上,将这事在王面前写于历史上。   波斯帝国的选美比赛 亚哈随鲁王罢免了王后瓦实提以后却又开始想念她了,看来他并不是一个无情无义的暴君,他已经原谅了瓦实提对他的羞辱,想要把她重新召回自己身边,毕竟强大的波斯帝国需要有一位美丽称职的王后。但是他身边的大臣都阻止他,建议他应该在全国各地选召美女来代替瓦实提。这个建议不错,世上任何男人都不会拒绝,亚哈随鲁王欣然采纳,于是一场全国性的选美活动就此展开。 从字里行间的记载中可以看到瓦实提王后不止美貌出众,很可能她还有着高贵的出身和过人的才干,所以她才会傲慢地拒绝王的要求向众宾客展示她的美貌。但是不管她曾经得到王多大的宠爱和重视,最终她还是被替换掉了。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重要得无可取代的,世上的爱情、权力、才能、美貌,都能够成为人生中一时的亮点,但是没有人能保证自己可以永远将之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有人认为自己在家庭里、在公司里、或者在教会中有多么的重要,别人是多么的需要我,很可能以后的发展会让你很失落,你迟早会发现,你远远没有你自己想的那么重要!   世...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1:1-3,9-12,19-22

图片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 1 : 1-3 , 9-12 , 19-22  经文:亚哈随鲁作王,从印度直到古实,统管一百二十七省。亚哈随鲁王在书珊城的宫登基。在位第三年,为他一切首领臣仆设摆筵席,有波斯和玛代的权贵,就是各省的贵胄与首领,在他面前。 王后瓦实提在亚哈随鲁王的宫内,也为妇女设摆筵席。第七日,亚哈随鲁王饮酒,心中快乐,就吩咐在他面前侍立的七个太监,米户幔,比斯他,哈波拿,比革他,亚拔他,西达,甲迦,请王后瓦实提头戴王后的冠冕到王面前,使各等臣民看她的美貌,因为她容貌甚美。王后瓦实提却不肯遵太监所传的王命而来,所以王甚发怒,心如火烧。 王若以为美,就降旨写在波斯和玛代人的例中,永不更改,不准瓦实提再到王面前,将她王后的位分赐给比她还好的人。所降的旨意传遍通国(国度本来广大),所有的妇人,无论丈夫贵贱都必尊敬他。王和众首领都以米母干的话为美,王就照这话去行,发诏书,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通知各省,使为丈夫的在家中作主,各说本地的方言。 平凡少女逆袭成为波斯王后 以斯帖是一个平凡的犹大少女,自幼无父无母,被亲属抹底改抚养长大,最后竟成了波斯帝国的王后,拯救了所有犹大人民的生命。以斯帖记是圣经中短小精干又非常精彩的一个记载,情节跌宕起伏,结局引人入胜。这个故事预表了基督徒在神掌权的国度里会遭遇到的经历:在得救之前我们像流离失所的孤儿,信主后还会遭到仇敌的毁谤和攻击,处处危机四伏,然而神那双看不见的手随时都在保护,最终一定会胜过仇敌,得到美好的结局。 从表面的记述来看这是一个很世俗的故事,是一个平凡弱女子彻底扭转命运的故事,夹杂着波斯帝国的宫廷权斗、政治角力,整卷以斯帖记里面一次都没有提到上帝,但是里面处处彰显了上帝的保守与带领,最终的结局也证明上帝的绝对掌权。   圣经中最不属灵的一卷书 圣经教导我们不要爱这个世界,我们应该思念天上的事而不是地上的事,所以有人说基督徒不要热衷政治,因为政治是地上的事,唯有福音才是天上的事。很多基督徒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把天国念,以致基督徒对社会和政治都毫无影响力,任由恶人横行无阻,处处抵挡神的心意、破坏神的律法。如果以斯帖和抹底改也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不去掺和波斯的政治,那么整个犹大民族就会被恶者灭掉,神的应许也就不能成就,神的天国就不能借着耶稣基督临到地上了。 我们基督徒当然要思念...

雨林灵修 尼希米记13:15-13

图片
雨林灵修 尼希米记 13 : 15-13 经文:那些日子,我在犹大见有人在安息日榨酒(原文作踹酒榨),搬运禾捆驮在驴上。又把酒,葡萄,无花果,和各样的担子在安息日担入耶路撒冷,我就在他们卖食物的那日警戒他们。又有推罗人住在耶路撒冷。他们把鱼和各样货物运进来,在安息日卖给犹大人。我就斥责犹大的贵胄说,你们怎么行这恶事犯了安息日呢?从前你们列祖岂不是这样行,以致我们神使一切灾祸临到我们,和这城吗?现在你们还犯安息日,使忿怒越发临到以色列。在安息日的前一日,耶路撒冷城门有黑影的时候,我就吩咐人将门关锁,不过安息日不准开放。我又派我几个仆人管理城门,免得有人在安息日担什么担子进城。于是商人和贩卖各样货物的,一两次住宿在耶路撒冷城外。我就警戒他们说,你们为何在城外住宿呢?若再这样,我必下手拿办你们。从此以后,他们在安息日不再来了。我吩咐利未人洁净自己,来守城门,使安息日为圣。我的神阿,求你因这事记念我,照你的大慈爱怜恤我。那些日子,我也见犹大人娶了亚实突,亚扪,摩押的女子为妻。他们的儿女说话,一半是亚实突的话,不会说犹大的话,所说的是照着各族的方言。我就斥责他们,咒诅他们,打了他们几个人,拔下他们的头发,叫他们指着神起誓,必不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外邦人的儿子,也不为自己和儿子娶他们的女儿。我又说,以色列王所罗门不是在这样的事上犯罪吗?在多国中并没有一王像他,且蒙他神所爱,神立他作以色列全国的王。然而连他也被外邦女子引诱犯罪。如此,我岂听你们行这大恶,娶外邦女子干犯我们的神呢?大祭司以利亚实的孙子,耶何耶大的一个儿子是,和伦人参巴拉的女婿,我就从我这里把他赶出去。我的神阿,求你记念他们的罪。因为他们玷污了祭司的职任,违背你与祭司利未人所立的约。这样,我洁净他们,使他们离绝一切外邦人,派定祭司和利未人的班次,使他们各尽其职。我又派百姓按定期献柴,和初熟的土产。我的神阿,求你记念我,施恩与我。 以色列人是扶不起的阿斗 这是尼希米记的最后一章,这一章的内容很丰富生动,反映出真实的人性,剧情急转直下,令人始料不及,然而这一切都是真实的历史,绝对不是虚构的剧情。 耶路撒冷城和圣殿在所罗巴伯、以斯拉和尼希米的带领下终于被重新建立起来,利未人在圣殿中恢复供职,更多的以色列人从外地回来居住,耶路撒冷城重新有了活力,尼希米完成了他的使命,回到波斯去恢复原职。过了 12 年左右他回耶路撒冷看...

雨林灵修 尼希米记10:28-36

图片
雨林灵修 尼希米记 10 : 28-36 经文:其余的民,祭司,利未人,守门的,歌唱的,尼提宁,和一切离绝邻邦居民归服神律法的,并他们的妻子,儿女,凡有知识能明白的。都随从他们贵胄的弟兄,发咒起誓,必遵行神借他仆人摩西所传的律法,谨守遵行耶和华我们主的一切诫命,典章,律例。并不将我们的女儿嫁给这地的居民,也不为我们的儿子娶他们的女儿。这地的居民若在安息日,或什么圣日,带了货物或粮食来卖给我们,我们必不买。每逢第七年必不耕种,凡欠我们债的必不追讨。我们又为自己定例,每年各人捐银一舍客勒三分之一,为我们神殿的使用,就是为陈设饼,常献的素祭,和燔祭,安息日,月朔,节期所献的与圣物,并以色列人的赎罪祭,以及我们神殿里一切的费用。我们的祭司,利未人,和百姓都掣签,看每年是哪一族按定期将献祭的柴奉到我们神的殿里。照着律法上所写的,烧在耶和华我们神的坛上。又定每年将我们地上初熟的土产,和各样树上初熟的果子,都奉到耶和华的殿里。又照律法上所写的,将我们头胎的儿子,和首生的牛羊,都奉到我们神的殿,交给我们神殿里供职的祭司。 以色列人的特殊身份和使命 被上帝从万民中拣选出来的以色列人是负有特殊使命的,他们要守住神所颁布的律法,并且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律法最终要带出的应许是上帝对罪人的救赎,以色列人是上帝永恒救赎计划的执行人。但他们非常不称职,他们在历史中经常把律法丢弃,在生活中远离律法的要求,随从世界活得跟外邦人一样。如果任由以色列人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生活,上帝在西乃山上所颁布的律法早就淹没在历史中了,因此每隔一段时间,当以色列人已经浑浑噩噩地忘记自己的身份和使命时,上帝就会兴起忠心勇敢的仆人,由他们带领以色列人认罪悔改、重新认识律法、并在生活上回归神的心意。 尼希米记的这一章就是记载了一场信仰的回归,尼希米和以斯拉是神兴起的领袖,他们带领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迷失了自己身份和使命的以色列人重新与上帝立约。他们把被遗忘掉的律法书拿出来,以斯拉在人民百姓面前诵读律法书的内容,立下公约,由以色列的祭司首领们在公约上签名,代表他们心意坚定,要成为百姓的榜样,认真遵行神的律法。   人类历史中多次的信仰回归 神对人的应许永不改变,但人是健忘又善变的,因此信仰的回归应该是一个持续发生的常态,像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的改教运动,其实也是一场信仰回归,不过因为那已经是新约时代,因...

雨林灵修 尼希米记9:1-2,28-38

图片
雨林灵修 尼希米记 9 : 1-2 , 28-38 经文:这月二十四日,以色列人聚集禁食,身穿麻衣,头蒙灰尘。以色列人(人原文作种类)就与一切外邦人离绝,站着承认自己的罪恶和列祖的罪孽。 但他们得平安之后,又在你面前行恶,所以你丢弃他们在仇敌的手中,使仇敌辖制他们。然而他们转回哀求你,你仍从天上垂听,屡次照你的怜悯拯救他们。又警戒他们,要使他们归服你的律法。他们却行事狂傲,不听从你的诫命,干犯你的典章,扭转肩头,硬着颈项,不肯听从。但你多年宽容他们,又用你的灵借众先知劝戒他们,他们仍不听从,所以你将他们交在列国之民的手中。然而你大发怜悯,不全然灭绝他们,也不丢弃他们。因为你是有恩典,有怜悯的神。我们的神阿,你是至大,至能,至可畏,守约施慈爱的神。我们的君王,首领,祭司,先知,列祖,和你的众民。从亚述列王的时候直到今日所遭遇的苦难,现在求你不要以为小。在一切临到我们的事上,你却是公义的。因你所行的是诚实,我们所做的是邪恶。我们的君王,首领,祭司,列祖都不遵守你的律法。不听从你的诫命和你警戒他们的话。他们在本国里沾你大恩的时候,在你所赐给他们这广大肥美之地上不事奉你,也不转离他们的恶行。我们现今作了奴仆。至于你所赐给我们列祖享受其上的土产,并美物之地,看哪,我们在这地上作了奴仆。这地许多出产归了列王,就是你因我们的罪所派辖制我们的。他们任意辖制我们的身体和牲畜,我们遭了大难。因这一切的事,我们立确实的约,写在册上。我们的首领,利未人,和祭司都签了名。   以上帝视角来看历史 如果我们用上帝视角来看以色列的历史,很容易看出里面有一个不断循环的规律,就是每当他们顺服上帝的心意,上帝就帮助他们,得到上帝的帮助以后他们就会骄傲自大悖逆上帝,悖逆上帝的后果就是遭受凌辱,凌辱以后悔改归向上帝,上帝又再给他们机会复兴,复兴以后又再悖逆 …… 基本上这就是以色列人与上帝之间的互动规律。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要跳出这个循环其实很容易,只要不再悖逆上帝,一直都遵行神的律法,就可以远离灾难和凌辱,一直享受上帝丰富的供应和保护。这真的不难理解,但是人的眼光很短浅,尤其是处身于规律中的时候自己是看不到自己的愚昧和荒谬的。 所以上帝要不断让以色列人重温历史,回顾历史的时候就能看出他们列祖不断陷入的循环,从而让他们反省自己是否也在犯列祖同样的罪。我们也一样,圣经中的历史不只是写...

雨林灵修 尼希米记6:1-9,15-19

图片
雨林灵修 尼希米记 6 : 1-9 , 15-19 经文:参巴拉,多比雅,亚拉伯人基善,和我们其余的仇敌,听见我已经修完了城墙,其中没有破裂之处。参巴拉和基善就打发人来见我,说,请你来,我们在阿挪平原的一个村庄相会。他们却想害我。于是我差遣人去见他们,说,我现在办理大工,不能下去。焉能停工下去见你们呢?他们这样四次打发人来见我,我都如此回答他们。参巴拉第五次打发仆人来见我,手里拿着未封的信,信上写着说,外邦人中有风声,迦施慕也说,你和犹大人谋反,修造城墙,你要作他们的王。你又派先知在耶路撒冷指着你宣讲,说在犹大有王。现在这话必传与王知。所以请你来,与我们彼此商议。我就差遣人去见他,说,你所说的这事,一概没有,是你心里捏造的。他们都要使我们惧怕,意思说,他们的手必软弱,以致工作不能成就。神阿,求你坚固我的手。 以禄月二十五日,城墙修完了,共修了五十二天。我们一切仇敌,四围的外邦人听见了便惧怕,愁眉不展。因为见这工作完成是出乎我们的神。在那些日子,犹大的贵胄屡次寄信与多比雅,多比雅也来信与他们。在犹大有许多人与多比雅结盟。因他是亚拉的儿子,示迦尼的女婿,并且他的儿子,约哈难娶了比利迦儿子,米书兰的女儿为妻。他们常在我面前说多比雅的善行,也将我的话传与他。多比雅又常寄信来,要叫我惧怕。 仇敌要精准对付尼希米 对付外忧艰难、对付内患更难,当外忧与内患结合在一起,那就更加困难了!从圣殿与圣城的重建工程中看到魔鬼撒旦破坏圣徒工作真是意志坚定、不遗余力。魔鬼没有其它目标,它存在的目的就是要破坏上帝的计划和抢夺上帝的荣耀。 所以我们在面对属灵争战的时候,也要意志坚定,不能三心两意,并且一定要依靠上帝,要不然我们真的不可能抵挡魔鬼,它是屡败屡战,永不放弃的。 以色列的敌人参巴拉和他的同伙们听说城墙已经修好,他们实在气坏了。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最关键就是因为有了尼希米这个领袖,在尼希米的带领和激励底下,以色列人团结得像铁桶一样,敌人用尽各种方法都阻止不了他们的建造工程。所以他们现在的策略就是要精准对付尼希米。 他们四次打发人去请尼希米来与他们见面,尼希米根本不去,跟你们这些三番四次要害我们的仇敌有什么好面谈的?他们就第五次打发人来,恐吓他说外面都在传你要在耶路撒冷称王,我们要是把这事告诉波斯王,你看会怎么样?不如你来跟我们见个面,大家商量一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