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3:1-15
雨林灵修 以斯帖记3:1-15
经文:这事以后,亚哈随鲁王抬举,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使他高升,叫他的爵位超过与他同事的一切臣宰。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跪拜哈曼,因为王如此吩咐。惟独末底改不跪不拜。在朝门的臣仆问末底改说,你为何违背王的命令呢?他们天天劝他,他还是不听,他们就告诉哈曼,要看末底改的事站得住站不住,因他已经告诉他们自己是犹大人。哈曼见末底改不跪不拜,他就怒气填胸。他们已将末底改的本族告诉哈曼。他以为下手害末底改一人是小事,就要灭绝亚哈随鲁王通国所有的犹大人,就是末底改的本族。亚哈随鲁王十二年正月,就是尼散月,人在哈曼面前,按日日月月掣普珥,就是掣签,要定何月何日为吉,择定了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哈曼对亚哈随鲁王说,有一种民,散居在王国各省的民中,他们的律例与万民的律例不同,也不守王的律例,所以容留他们与王无益。王若以为美,请下旨意灭绝他们。我就捐一万他连得银子交给掌管国帑的人,纳入王的府库。于是王从自己手上摘下戒指,给犹大人的仇敌亚甲族哈米大他的儿子哈曼。王对哈曼说,这银子仍赐给你,这民也交给你,你可以随意待他们。正月十三日,就召了王的书记来,照着哈曼一切所吩咐的,用各省的文字,各族的方言,奉亚哈随鲁王的名写旨意,传与总督和各省的省长,并各族的首领。又用王的戒指盖印。交给驿卒传到王的各省,吩咐将犹大人,无论老少妇女孩子,在一日之间,十二月,就是亚达月十三日,全然剪除,杀戮灭绝,并夺他们的财为掠物。抄录这旨意,颁行各省,宣告各族,使他们预备等候那日。驿卒奉王命急忙起行,旨意也传遍书珊城。王同哈曼坐下饮酒,书珊城的民却都慌乱。有功的被遗忘,无功的被高升
上一章里提到末底改立了大功,救了王的性命,但是王却把他忘得一干二净。非常讽刺的是,这一章马上形容另一个人的高升,这个人是亚哈随鲁王身边的官员哈曼。这就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立下大功的末底改无人纪念,没有做过什么的哈曼却被升上高位,风光无限。
这个世界就是那么的不公道,很多做实事的人得不到欣赏,有些人说话浮夸,没有做出什么实质的功劳,但他们却步步高升,享尽荣华。亚哈随鲁王还算是一个开明的好王,但是人都是很有限的,人喜欢听好话,容易被吹嘘拍马的人吸引,即使真正爱才的人也会看走眼,在众多人员当中有真本事真功劳的人才很容易被埋没。
哈曼突然得到提升,爵位比任何其他臣宰都高,王甚至吩咐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要向他跪拜,非常不可一世。就在他享受着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偏偏有一个不识时务的人不肯向他跪拜,弄得哈曼大为扫兴,这个人就是末底改。圣经没有解释为什么末底改坚决不肯跪拜哈曼,我想就是因为他的信仰,内心敬畏独一真神的人只向上帝跪拜,不肯向人跪拜。
哈曼的快乐建立在末底改身上
但他这样的行为在哈曼眼中绝对容不下,所有人都跪拜我你竟然不服从?他就怒气填胸,好像抹底改成为他的杀父仇人似的。人的虚荣心可以让人变得失去理智,为一点小事就夺去他本来有的快乐,哈曼就是这样。他在被王高升之前全世界都没有人跪拜他,他不也活得好好的吗?现在全部人都向他跪拜,只差一个人不肯跪拜,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损失,但他就是受不了,他的虚荣心无法得到完全的满足,他现在甚至比没有人跪拜他之前更不快乐。可怜又愚蠢的哈曼,只因为放不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陌生人,他那令人艳羡的爵位、风光、快乐都变得不值一提。
哈曼对抹底改的仇恨大到他要采取最极端的行动来报复,他觉得单单杀他一个人还不够解气。得知他是个犹大人,我就要杀光你们所有的犹大民族!这也太狠了吧?雅各8章6节说:“爱情如死之坚强,妒恨如阴间之残忍”,人的感情可以用来爱,也可以用来恨,爱可以带来美好的亲密关系,让人享受彼此的相伴;恨可以让人远离罪恶,拒绝做不义的事。但是人性是全然堕落败坏的,人的爱与恨都是扭曲的,人的爱往往带着欲望和虚荣,人的恨则更加可怕,仇恨可以把人带入像阴间一样幽暗阴沉的境界,使人内心变得残忍冷酷,为一点小事可以让几万甚至几十万无辜的人去死。再多的死亡和苦难都不能填满一个充满仇恨的心灵,这样的心就是一个可怕的无底坑。
以色列人将遭灭顶之灾
既然哈曼已经是亚哈随鲁王身边最得宠的臣宰,他就善用这个身份为自己复仇,他对王说在你的国家里有这么一个民族,他们有自己的律法和信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不如把他们全部杀灭,以除后患。其实他说的话是有部分道理的,犹太人的文化是神启文化,与世上任何民族都不一样,尽管他们经常悖逆神,但是神始终保守着他们,让他们的生活习俗跟别人就是不一样。所以犹太人在历史中经常会遇到被排挤、被驱赶、被灭绝的命运。从古代的埃及到近代的德国纳粹、到更近代的极端穆斯林,都是要灭绝所有犹太人。表面原因是世人对他们的厌烦和妒忌,更深层的原因是魔鬼撒旦要彻底消灭这个被神拣选来成就救赎大计的民族。
王听从了哈曼的建议,放手让他去执行灭绝行动,做好决定以后二人坐下来一起喝酒,轻松得好像刚下了一盘棋,这可是关乎上万人的性命啊!可见人命在掌权者的心中是多么的一钱不值!亚哈随鲁王不是一个草菅人命的暴君,但是对他来说自己的利益、权力、安定都还是高于一切的。人性都是自私的,作为一国之君让成千上万的人去送命以保持自己国家的利益,这是很正常的,世上所有君王都会让人民为自己去送命,人类历史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堆砌。唯有一位君王将自己子民的生命看为无比宝贵,唯有这位君王愿意为自己的子民舍命,让我们可以免于死亡,唯有这位君王保护祂的子民如母鸡保护小鸡,让我们享受平安,这位就是永恒天国的君王,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有功的被遗忘,无功的被高升
上一章里提到末底改立了大功,救了王的性命,但是王却把他忘得一干二净。非常讽刺的是,这一章马上形容另一个人的高升,这个人是亚哈随鲁王身边的官员哈曼。这就形成了一个强烈的对比,立下大功的末底改无人纪念,没有做过什么的哈曼却被升上高位,风光无限。
这个世界就是那么的不公道,很多做实事的人得不到欣赏,有些人说话浮夸,没有做出什么实质的功劳,但他们却步步高升,享尽荣华。亚哈随鲁王还算是一个开明的好王,但是人都是很有限的,人喜欢听好话,容易被吹嘘拍马的人吸引,即使真正爱才的人也会看走眼,在众多人员当中有真本事真功劳的人才很容易被埋没。
哈曼突然得到提升,爵位比任何其他臣宰都高,王甚至吩咐在朝门的一切臣仆都要向他跪拜,非常不可一世。就在他享受着人生最高光的时刻,偏偏有一个不识时务的人不肯向他跪拜,弄得哈曼大为扫兴,这个人就是末底改。圣经没有解释为什么末底改坚决不肯跪拜哈曼,我想就是因为他的信仰,内心敬畏独一真神的人只向上帝跪拜,不肯向人跪拜。
哈曼的快乐建立在末底改身上
但他这样的行为在哈曼眼中绝对容不下,所有人都跪拜我你竟然不服从?他就怒气填胸,好像抹底改成为他的杀父仇人似的。人的虚荣心可以让人变得失去理智,为一点小事就夺去他本来有的快乐,哈曼就是这样。他在被王高升之前全世界都没有人跪拜他,他不也活得好好的吗?现在全部人都向他跪拜,只差一个人不肯跪拜,对他来说根本没有任何损失,但他就是受不了,他的虚荣心无法得到完全的满足,他现在甚至比没有人跪拜他之前更不快乐。可怜又愚蠢的哈曼,只因为放不下一个无足轻重的陌生人,他那令人艳羡的爵位、风光、快乐都变得不值一提。
哈曼对抹底改的仇恨大到他要采取最极端的行动来报复,他觉得单单杀他一个人还不够解气。得知他是个犹大人,我就要杀光你们所有的犹大民族!这也太狠了吧?雅各8章6节说:“爱情如死之坚强,妒恨如阴间之残忍”,人的感情可以用来爱,也可以用来恨,爱可以带来美好的亲密关系,让人享受彼此的相伴;恨可以让人远离罪恶,拒绝做不义的事。但是人性是全然堕落败坏的,人的爱与恨都是扭曲的,人的爱往往带着欲望和虚荣,人的恨则更加可怕,仇恨可以把人带入像阴间一样幽暗阴沉的境界,使人内心变得残忍冷酷,为一点小事可以让几万甚至几十万无辜的人去死。再多的死亡和苦难都不能填满一个充满仇恨的心灵,这样的心就是一个可怕的无底坑。
以色列人将遭灭顶之灾
既然哈曼已经是亚哈随鲁王身边最得宠的臣宰,他就善用这个身份为自己复仇,他对王说在你的国家里有这么一个民族,他们有自己的律法和信仰,有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样的人对你一点好处都没有,不如把他们全部杀灭,以除后患。其实他说的话是有部分道理的,犹太人的文化是神启文化,与世上任何民族都不一样,尽管他们经常悖逆神,但是神始终保守着他们,让他们的生活习俗跟别人就是不一样。所以犹太人在历史中经常会遇到被排挤、被驱赶、被灭绝的命运。从古代的埃及到近代的德国纳粹、到更近代的极端穆斯林,都是要灭绝所有犹太人。表面原因是世人对他们的厌烦和妒忌,更深层的原因是魔鬼撒旦要彻底消灭这个被神拣选来成就救赎大计的民族。
王听从了哈曼的建议,放手让他去执行灭绝行动,做好决定以后二人坐下来一起喝酒,轻松得好像刚下了一盘棋,这可是关乎上万人的性命啊!可见人命在掌权者的心中是多么的一钱不值!亚哈随鲁王不是一个草菅人命的暴君,但是对他来说自己的利益、权力、安定都还是高于一切的。人性都是自私的,作为一国之君让成千上万的人去送命以保持自己国家的利益,这是很正常的,世上所有君王都会让人民为自己去送命,人类历史就是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堆砌。唯有一位君王将自己子民的生命看为无比宝贵,唯有这位君王愿意为自己的子民舍命,让我们可以免于死亡,唯有这位君王保护祂的子民如母鸡保护小鸡,让我们享受平安,这位就是永恒天国的君王,我们的主耶稣基督。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