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林灵修 以赛亚书28:14-17

雨林灵修 以赛亚书2814-17

经文:所以你们这些亵慢的人,就是辖管住在耶路撒冷这百姓的,要听耶和华的话。你们曾说,我们与死亡立约,与阴间结盟。敌军(原文作鞭子)如水涨漫经过的时候,必不临到我们。因我们以谎言为避所,在虚假以下藏身。所以主耶和华如此说,看哪,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作为根基,是试验过的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信靠的人必不着急。我必以公平为准绳,以公义为线铊。冰雹必冲去谎言的避所,大水必漫过藏身之处。

北国如一朵将残之花

这一章被标注的题目是对北国的警告,以赛亚是南国的的先知,但上帝也透过他的口给北国警告。南国一向来在敬畏上帝与悖逆上帝之间摇摆,而北国自从分裂以后就没有摇摆过,一路坚定不移地悖逆上帝,从拜金牛犊到拜巴力,一个偶像都不放过,在罪恶的道路上狂奔,直到灭亡为止。其实上帝一点也没有偏待北国,他们不缺乏先知的警告,如神非常重用的先知以利亚、以利沙,何西亚等,但是北国从上到下的人似乎从来没有认真的听过。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了北国将要被亚述征服之前,那是以赛亚还活着的时代,他形容这高傲的北国就像是将残之花,一切的荣华将要成为过去,而他们走到这一步完全是自找的。

14节开始的一段文字被标题为“锡安的房角石”,里面做出了一个死亡与生命的强烈对比,指向了一条灭亡之路以及一条生命之路。15节说这些人要与死亡立约,与阴间结盟,很明显是指北国人,他们与神所厌恶的亚兰国结盟,要一起攻打南国,与神的仇敌站在一起去攻打神的子民,他们断然选择与自己祖先的神为敌。在北国209年的历史中,他们总是在效法外帮人,拜他们的偶像、娶他们的女子、联合他们的军队,他们以为只要效法敌人以谎言为避难所,在虚假以下藏身,就可以比南国更强大。

 

两种准绳,两个线铊

人总是喜欢自以为聪明,厌弃神的道。世界上的人都是随口撒谎、弄虚作假的,他们以为这才是正常的处世之道。我常听见一个说法:人在社会上混,太老实会吃亏的,意思就是人如果要在社会上闯出一番成就,就必须要放弃诚实与正直,因为正直诚实代表愚蠢和吃亏,撒谎和虚假代表聪明和成功,这就是世界的一套价值观。基督徒也很习惯这套价值观,因为我们的天然人都是在这一套世界价值观底下长大的,我们在面对一些冲突或压力时很随口就会说出谎言,我们也习惯性地带着假面具示人,尽管在基督里我们应该按照神的心意,活出全新的价值观,但是旧有的习惯总是如影随形,甩都甩不掉。

然而第17节说:我必以公平为准绳,以公义为线铊。这就是属神的价值观,跟属世界的那一套是完全相反的,这两套东西就像是水跟油,永远没有办法掺合在一起。神在创世之前就已经按照祂的属性为一切定下标准,祂将祂的标准放在律法里面,也放在人的良知里面,就是公平公义、诚实正直,也就是人口中的老实人,不撒谎、不虚假,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就像旧约的先知那样。这就是上帝的标准,是属上帝的人应有的品格。

 

在不诚实的世界上保持诚实

但是要在这个罪恶的世界中凡事都诚诚实实说出来,一点都不掩饰内心的真实想法,这是很不容易的,也不大实际,圣经说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谁能识透呢?在一群诡诈的人当中毫无设防地口无遮拦,这肯定不是上帝对基督徒的要求。诚实说话、为人正直是一套截然不同的价值观,表示我们的内心不再认同虚假的谎言了,我们行事为人现在是为了讨神的喜悦,不再像以前那样只想讨人的喜悦。现在我们要操练以爱心说诚实话,这样会更容易冒犯人,因此要花更多心思时间去跟人家耐心交流,成为一个说话诚实正直、态度温柔谦卑、在各方面无可指摘的人,这就是神的准绳、神的线铊,这是整个价值观的改变。

十五节跟十七节显明了两套价值观,一套是神所厌恶的,最后会被神灭掉;另外一套是神所祝福的,神会永远保护到底。然而神的标准谁能做到呢?这就要看14节,上帝说:“我在锡安放一块石头……是稳固根基,宝贵的房角石”,如果我们看南国和北国,只是坏和更坏之间的差别,北国灭了,南国也会在一百多年以后被灭,人在神面前总是不断地失败,要完全达到神的标准,唯有祂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祂要成为神的教会的房角石,让我们这些软弱的人可以在祂的根基上过讨神喜悦的生活。

作为基督的门徒、神的儿女,我们就是选择以神的准绳为一切的标准,以前理所当然地跟着世界那一套走,现在是义无反顾地跟着神的儿子走。以前我也认为撒个谎没什么大不了,只要动机善良就行了,现在我还是做不到绝对不撒谎,但是撒谎以后我会被圣灵责备,我会求神帮助我更有勇气说诚实话;以前我也认为做人不能太老实,世故圆滑才是成功的关键,现在我会对人尽可能诚恳坦率,不再喜欢带着面具做人。虽然我还是一个非常软弱的人,但是我的道德标准改变了,我现在凡事只以神的准绳为我人生的标准。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以巴问题之三:为什么巴勒斯坦至今无法建国?(张洵)

当听到微弱的敲门声……

求真还是求善(一):基督徒当为真理发声,但是否更应该为真相发声?